(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据悉,美国政府官宣财政部长耶伦即将在本月上旬访华,她也“不出意外”地成为了本年度第二位访华的美国官员。美媒称耶伦对中国的态度并不“稳定”,例如她曾在政府部门会议上多次强调美国不能和中国实现“经济脱钩”,中美之间必须在维护国家安全的基础上建立有效的沟通等;一转头耶伦又在国会喊话议员们不要用现金清偿到期的美债,否则将会让中国获得好处。上个月耶伦还提议美国用“国际金融工具”对付中国,扬言中方“不应继续取得在世界银行贷款的资格”。
消息人士则提及,耶伦的态度反复变化,无非是美国各个场合和机构的“需求”不同。例如财政部和美国企业代表人士、商会、CEO开会时,对方期待中美关系能重回正轨为他们创造营商环境,耶伦则表示中美需要沟通、稳定发展;美国国会内对华不友善的官员询问时,她则以所谓的国家安全、利益为借口,指责中方不实的“窃取技术”和“不正当竞争”。美媒认为在耶伦这趟访问能取得“一定程度”的进展,尽管双方可能在一些明确的共同利益领域达成共识,但也有一些重大分歧不会通过一次访问就得以解决。
3日,美国财政部公布消息时重新提及耶伦访华“三项原则”,表示美国寻求在这三条原则上和中国建立关系。其一是寻求确保美国及其盟友的国家安全利益;其二是寻求与中国建立健康的经济关系,为美国劳动者和企业扩大经济机会;其三则是寻求在气候变化和债务困扰等紧迫的全球挑战方面同中国进行合作。美财政部表示耶伦将遵照上述三个原则和中美元首去年11月会晤为基础的条件下,与中方官员讨论管理中美关系,在关切的领域进行直接沟通。
有分析则认为,美国所谓的“三项原则条件”类似于布林肯访华前夕对中国提出的“四条要求”,美国在和中国交涉之前似乎都有先提条件的惯例。但观察后不难看出,耶伦只谈“条件”并未谈自身的“义务”,例如他们所有的要求都是让中国如何去办,丝毫不提美国应该做出什么有益于两国关系的举动。所以这些内容从本质上来看没有良好的可执行价值,也很少有国家能接受美方这种照本宣科式提出条件,国家之间的利益是相互的,美方无权只向另一个国家提出所谓的“要求”。
值得一提的还有,中国外交学院专家李海东表示,所谓对华经济关系“三大原则”的第一条就是“泛安全化”,也是美方单方面施压试图强迫中国按其意愿行事的借口。对此有评论称:“美国国务卿离开之后,不料想下一个来中国访问的财政部长仍然是延续‘先提条件,再到北京’的行程;实际上美国可能也知道他们所谓的这些原则中方不会单方面接受,这是外交谈判而非签订不平等条约,如此做只是为了凸显自身的‘强势地位’罢了。”